学院新闻

当前位置 :  首页 > 学院新闻 > 学院新闻

感受航空崛起之路—西北工业大学李华星教授在下沙图书馆新潮讲堂开讲

校内来源:工学院    校外来源:     作者:工学院     时间:2025-03-03

2025年2月26日下午,工学院周斌院长带队的校一流通识课《智能无人机技术与应用》课程团队特邀西北工业大学李华星教授在图书馆新潮讲堂开讲,主题为“蓝天鹰迹,中国航空逆风翱翔!”。本次讲座吸引了200余名师生参与,现场座无虚席,大家共同聆听中国航空工业的崛起故事,感受航空强国的辉煌历程。

图片2

图片3


从屈辱到辉煌:中国航空的崛起之路  

      李华星教授以生动的语言和丰富的案例,带领大家回顾了中国航空工业从“望尘莫及”到“并驾齐驱”的奋斗历程。他特别提到,20年前,我们不得不用美国波音747接回被美国B2轰炸机杀害的烈士;20年后,我们用运-20战略运输机以最高礼遇迎接英烈回家。这20年的巨变,见证了中国航空从屈辱走向辉煌的壮丽篇章。

图片4

图片5


铭记历史,砥砺前行  

  讲座中,李教授讲述了一段让同学们印象深刻的历史事件:1999年,以美国为首的北约轰炸中国驻南联盟大使馆,这一暴行震惊了世界,也深深刺痛了中国人民的心。李教授动情地说:“这一事件炸醒了中国人民,炸醒了中国军队,也炸醒了一代中国航空人!”正是这种刻骨铭心的屈辱,激励着中国航空人卧薪尝胆、砥砺前行,才有了今天中国航空工业的辉煌成就。

图片6


“20家族”横空出世,航空强国梦照进现实

  李教授详细讲述了中国航空从引进仿制到自主创新的关键突破,特别是歼-20、运-20、直-20 “20家族”国之重器研发背后的艰辛与荣耀。他提到,2019年国庆阅兵时,歼-20、运-20、直-20新型战机“三剑客”依次飞过天安门广场,这一幕让全国人民为之振奋。更令人自豪的是,这三型战机的总设计师均毕业于西北工业大学航空学院,而李教授正是他们的同窗或学长。这些为中国铸剑的航空人,用行动践行了“航空报国,志在超越”的精神。

图片7

图片8


传承航空精神,激励青年学子

  李教授用鲜为人知的故事,展现了航空人攻坚克难、勇攀科技高峰的精神风貌。他深情致敬那些为航空事业献身的英雄,并号召广大师生传承“航空报国,志在超越”的精神,为祖国的科技事业贡献力量。

图片9


 

现场反响热烈,师生深受鼓舞  

  讲座现场气氛热烈,师生们被李教授的讲述深深吸引。许多同学表示,通过这次讲座,不仅对中国航空工业的发展有了更深入的了解,更被航空人的奋斗精神所感染。一位同学感慨道:“李教授的讲座让我明白了什么是真正的航空精神,也让我更加坚定了投身科技报国的决心。”  

图片10

图片11

图片12


思考未来,践行使命

  讲座结束后,李教授为同学们布置了一份特别作业,鼓励大家结合讲座内容,思考中国航空工业的未来发展与个人使命担当。这一环节引发了同学们的广泛讨论,大家纷纷表示将以实际行动践行航空精神,为祖国的科技事业贡献青春力量。  

图片13

图片14


航空精神照亮未来

  本次讲座不仅是一次知识的分享,更是一次精神的洗礼。李华星教授的精彩讲述,让师生们深刻感受到中国航空工业的崛起之路,也激励着大家以航空精神为指引,奋发学习,勇攀科技高峰。相信在不久的将来,会有更多青年学子投身祖国的科技事业,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!  

图片15

图片16


学生感悟:

刘海波  人工智能专硕研究生

李教授以“航空标准”勉励学子:科研需精益求精,管理需高效协同,个人需以“首战用我,用我必胜”的信念投身事业。李华星教授的讲座,既是对中国航空史的深情回眸,也是对未来的激昂召唤。作为杭州师范大学的研究生,我深感科研之路道阻且长,但“航空精神”如同一盏明灯,指引我们以严谨治学的态度、敢为人先的勇气,投身科技强国的伟业。正如运-20腾空而起时划破长空的轨迹,中国航空的逆风翱翔,终将托举起民族复兴的蓝天之梦。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

刘东昀 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233班

李教授的演讲体现出的几代人艰苦卓绝的奋斗精神深深震撼着我。每一项成果的取得都来之不易,凝聚着无数人的心血与智慧。作为新时代的社会主义接班人,我们肩负着重大的责任与使命。中国航空航天事业的辉煌成就激励着我们要以先辈们为榜样,学习他们的奋斗精神,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,不断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和能力。我们要在新时代的征程中,接过历史的接力棒,书写属于我们这一代人的辉煌篇章,让中国在世界舞台上绽放更加耀眼的光芒。


林志扬 生技241班

  从“中国连自己牺牲的战士都要用别人的飞机运送回国”到“中国运-20的感人故事”,李教授用铿锵的话语给我们讲述了中国航空的发展史,这是一个中国人民从一个个屈辱中换来的发展史。随后李教授又向我们介绍了“总工们”的事迹,在无数工程师们奋斗下,中国航空的家族也不断壮大,那些带有激情的故事也让我们有了一种发自内心的力量——其实我们也可以一起为中国的航空事业助力。讲座过后我还是非常兴奋,不仅看到了李教授和他的同事、同学们在中国航空的不同领域做出自己的贡献,也了解了很多鲜为人知的故事,加上李教授赋有力量感的讲授,听着非常的激情,也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。


联系我们

地址:浙江省杭州市钱塘区学林街16号
邮编:311121
联系电话:0571-28865012
传真:0571-28865012
院长信箱:hzsfdxgxy2022@126.com

友情链接

关注我们

官方微信

版权所有 © 2022 杭州师范大学工学院  公安备案号:33011002011919  浙ICP备11056902号-1  技术支持:亿校云